深圳新闻网2020年11月6日讯 近日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公布了2020年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情况通报(第二十九期)。本次抽检类型为评价性抽检、日常监督抽检和专项抽检,抽样时间为2020年4月至9月,共抽检生产、流通、餐饮环节食品5430批次。
其中,评价性抽检共抽检575批次样品,合格率为99.5%。不合格项目类别为非食用物质、农药残留、兽药残留、食品添加剂、微生物污染、品质指标、其他污染物、金属等元素污染物。
对于本次抽检不合格的产品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采取行政控制措施,防止不合格产品进一步流入市场。
在不合格项目类别中,受关注度较高的是大肠菌群与甜蜜素两项指标。
●大肠菌群
本期抽检分别在餐饮食品、糕点、肉制品等三类产品中,检测出菌落总数、大肠菌群超标的情况。
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。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,提示被致病菌(如沙门氏菌、志贺氏菌、致病性大肠杆菌)污染的可能性较大。
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消毒餐(饮)具》(GB14934-2016)中规定,餐饮具大肠菌群不得检出。大肠菌群超标可能受人员、工具器具等生产设备、环境的污染、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。使用大肠菌群超标的餐饮具,容易使人腹泻。
不知就里的小伙伴“闻菌丧胆”,实际上,大肠菌群数量只要在限定范围内是被允许的。但如果食用大肠菌群不合格提示食品,可能受到肠道致病菌污染,出现呕吐、腹泻等消化道症状。
●甜蜜素
本期抽检在蔬菜制品中检测出甜蜜素使用不合格的情况。
甜蜜素的化学名称为环己基氨基磺酸钠,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甜味剂。
甜蜜素超标的原因,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,同时为改善产品的口感,在酱腌菜中添加甜蜜素等甜味剂来调节口感,也有可能是原辅料及生产环节把关不严造成。
由于对甜蜜素了解得不够透彻,许多人对甜蜜素持有坏印象,认为其致癌。虽然有些早期研究显示,甜蜜素会令实验动物患膀胱癌。不过,其后又有研究指出,并无具体证据证明甜味剂与人们患癌有关。也就是说,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甜蜜素,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危害的,大家不要太过担心。
但如果长期食用甜蜜素不合格的食品,可能会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人群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。
对此,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温馨提醒消费者:
本文链接地址:https://www.0755news.net/shenzhen/5375.html